今天看到一個朋友因為受到比較雞婆的負評動了肝火,想到我們的確常常如此。別人給了你一百句讚美的話跟一句批評,我們只會為了那句批評忿忿不平,卻忘了有其他一百句讚美。
我記得我懷小丫丫的時候,大部分的同事朋友對我說「哇,妳看起來氣色很好」、「散發母愛的光輝」、「只有胖肚子耶」...唯獨有幾個媽媽說了「啊,媽媽變醜了就一定是懷男生啦」、「哇塞,妳整個人都變形了耶」...我就非常的耿耿於懷。或是工作上老闆明明說了很多肯定的話,最後加了一兩句可以繼續改善的地方,就覺得很沮喪,感覺自己的工作能力被否定了。
回頭看看孩子,每天快快樂樂的。即使有不開心,哭完幾秒鐘或分了心馬上就忘了,而且是忘到好像從來沒發生過的程度。你說他真的忘了嗎?他卻是還記得。只是他不再專注、不再沉浸在那個當下罷了。為什麼我們習慣性的只在乎,只看得到,只聽得到負面的聲音呢?
我的外婆是我看過最好脾氣,最不口出惡言的人。她說過「一句話,好話也是話,不好的話也是話」,所以我們要學著既然要說話,就要講好話。但這社會上的人形形色色,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想。不是每個人都有幸可以在愛的環境中成長。有些人就是講不出好話,他對你的"批評指導",或許只是在乎你的一種表現 。或是有些人,就是單純喜歡激怒別人,喜歡看別人惱怒的反應為樂。有些人反應遲鈍,說了讓你不開心的話還沒有察覺自己到底為什麼惹你不高興...有太多種可能。
不過這句話聽起來真的很刺耳,怎麼辦?一句話的本質其實並沒有好或不好,不好是因為我們接受了,而產生負面情緒的反應而已。我們如果可以練習多放大、多專注於別人對自己的讚美與肯定,縮小別人對自己的批判而不往心裡去。自然可以像小孩子一般,時時刻刻都是喜悅的。分清楚惡意跟善意的批評。沒道理的,自己不認同不接受的,讓他隨風去。善意的"批評",有時候等我們情緒冷靜下來,會了解別人為什麼給這句"批評"。而"批評"這時候就變成"良心的建言",反成為讓我們變更好的動力。
說的容易做的難,我們一起練習!😊
➡️追蹤Facebook:
https://FB.me/VeggieMommyBaby
➡️訂閱Youtube頻道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WB10hRNuL3Okd7H0ydgLDw?view_as=subscriber